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,衡陽市婦聯始終堅持從婦女兒童最關注的事情抓起,從婦女兒童最需要的地方做起,從婦女兒童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。真抓實干、真情服務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贏得了群眾的贊揚。
一是敢于擔當、扛起責任。市婦聯是廣大婦女群眾的娘家,是黨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紐帶,肩負著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,為婦女兒童排憂解難的重任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,市婦聯從主管領導到機關干部,思想認識不斷提高,責任意識不斷增強,確定了26項整改任務和24項制度計劃,明確每項任務有牽頭領導、責任單位和完成實效,制定“時間表”和“路線圖”,從過去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,從過去互相推諉轉變為主動擔責,從過去各自為陣轉變為形成合力,現在大家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開創婦女兒童事業的新局面。 二是真情服務,溫暖人心。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,市婦聯始終心系婦女兒童,服務婦女兒童,溫暖婦女兒童。一是爭項籌資,傳遞愛心。爭取全國婦聯“貧困母親兩癌救助”資金57萬元,發放給衡陽、衡東、常寧等9個縣市區的57名貧困患病婦女。深入開展“美麗童行--健康有我”暨“心希望計劃”,聯合省中醫附一醫院為200余疑似心臟病名兒童普查、為20余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免費手術治療。與民建融達基金會共同主辦“助力夢想,與愛同行”慈善義賣、捐助活動,籌集善款4.2萬元,四個城區婦聯推選的12位大學新生獲得3.6萬元愛心捐助。號召市婦聯機關全體黨員干部現場為為珠暉區冶金街道16歲的急性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陳善思同學捐款17600元。同時,在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動中籌得善款11500元。二是下基層,訪婦情,辦實事。在“大走訪”、新農村和“雙聯”工作中,市婦聯一把手帶隊深入衡陽縣界牌鎮界江村,走訪慰問困難群眾、貧困婦女、孤兒20戶,送去3萬元扶貧、慰問資金,同時為該村積極爭取市慈善總會、市新華書店、省融達基金會等多家單位的資金物資近2萬元。聯合女企業家協會為衡陽縣界江小學捐助課桌130套。幫助衡陽縣臺源鎮長青村、蒸湘區太平2社區創建省級示范“婦女之家” 和指導創建蒸湘區力新2社區、衡陽縣臺源鎮長青村2個省級示范家庭教育指導中心,共爭取項目資金20萬元。開展“春風行動”,送政策、送崗位、送信息、送服務,為1031名女性達成就業意向;聯合市人社局、人民銀行衡陽中心支行等部門,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561筆,共計4420萬元,扶持帶動婦女創業就業2000余人。正式出臺了全省首個由公、檢、法、司、婦聯五部門聯合發布的《衡陽市家庭暴力處置辦法》;充分發揮市本級12338熱線的作用,上半年,共受理群眾婚姻家庭類、家庭暴力案件等來信來訪來電139件,受理案件結案率達99.9%。力爭“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中心”項目落戶衡山,爭取項目資金5萬元;舉辦婦聯系統信訪干部培訓班,市、縣、鄉三級婦聯干部培訓班。投入50余萬元建立衡陽市農村留守兒童數據庫。 三是打造品牌,爭創一流。今年以來,市婦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,緊緊圍繞市委“提升新標桿,打造升級版”的戰略部署,立足基層,面向婦女,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凝心聚力,彰顯特色,打造品牌。我們開展“城鄉婦女崗位建功”、“巾幗文明崗”創建活動,已形成品牌效應,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,今年評選市級“巾幗文明崗”15個、“巾幗文明標兵”10個。向省婦聯推薦衡陽市天子泉生態農業觀光園等4個基地參加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評選,推薦蒸湘騰躍工藝廠廠長肖躍蓮參選《指尖上的中國》紀錄片典型人物。我們舉辦的魅力女性課堂,連續三年組織國家、省、市級專家學者開講。我們與市書法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“巾幗風采”——第二屆衡陽市女子書畫作品展,充分展示了衡陽女性的聰明才智。此外,我們開展的“美麗童行—爭創最美家庭” 、“城鄉娃娃手牽手”歡聚六·一活動,組織的6支市直及城區女領導干部聯誼團隊、5個女企業家“高端課程培訓班”猶如一張張名片,打造婦聯工作品牌,推動婦女事業蓬勃發展。
|